May 09, 2025 4:52 AM
May 09, 2025 5:58 AM

乳房疾病

乳房腺体由15~20个腺叶组成(B对),每一腺叶分成若干个腺小叶,每一腺小叶又由10~100个腺泡组成,这些腺泡紧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围,腺泡的开口与小乳管相连。

每侧乳房乳腺小叶15-20个 jj有三个海绵体
2阴茎海绵体 1尿道海绵体


目前,通常以胸小肌为标志将腋区淋巴结分为三组:Ⅰ组:胸小肌外侧(B错)腋窝淋巴结;
Ⅱ组:胸小肌后方的腋静脉淋巴结和胸大、小肌间的淋巴结(Rotter淋巴结)(C对);
Ⅲ组:胸小肌内侧(E错)锁骨下淋巴结。

1746766595356.jpg

病因流行

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①乳汁淤积:乳汁是细菌理想的培养基,乳汁淤积将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乳头内陷(A对)、乳汁过多(B对)、乳管不通(C对)、婴儿吸乳少(E对)均可造成乳汁淤积,诱发急性乳腺炎。②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当乳房淋巴管不通畅时,淋巴液回流不畅,细菌不易经淋巴管入侵,因此,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不包括乳房淋巴管阻塞(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乳腺淋巴管阻塞时,细菌反而因不能通过淋巴管而受限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大肠埃希菌
无症状性菌尿 大肠埃希菌
伴尿路结石者 变形杆菌
尿路器械检查后 铜绿假单胞菌
血源性尿感 金葡菌
疥 痈 金葡菌
急性蜂窝织炎 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大肠埃希菌
丹毒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甲沟炎 金葡菌
脓性指头炎 金葡菌
急性乳腺炎,疖,痈,甲沟炎,脓性指头炎,化脓性骨髓炎
以上都为金葡菌感染
由于急性乳腺炎多由乳头破损或皲裂,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感染所致,故表皮普遍存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

继发性腹膜炎 大肠埃希菌-厌氧菌-链球菌-变形杆菌
原发性腹膜炎/自发性腹膜炎(外科):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菌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内科):革兰阴性杆菌。杆菌要选用针对杆菌+厌氧菌

急性阑尾炎:革兰阴性杆菌 厌氧菌

肝脓肿: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菌-厌氧链球菌-葡球菌

机制原理

临床表现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无关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无关

乳腺囊性增生病——因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而导致的,周期性疼痛
乳房纤维腺瘤——产生的原因是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是青年女性常见的乳房肿瘤。

诊断方法

来核医学做骨扫描的肿瘤病人 女性多见乳腺癌 男性多见前列腺癌

同位素骨扫描:其敏感性较高,不仅可以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还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计划、判定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PET-CT:与同位素骨扫描相比,具有半衰期短、骨骼系统辐射剂量小、图像分辨率高、对肿瘤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势,但价格过于昂贵,因此一般不作首选。

钼靶——筛查
超声——血运
- 该患者女,左乳出现3cm×3cm肿块,质硬,光滑,可推动,无淋巴结肿大,首选应行乳腺B超检查,乳腺B超可以检出囊性病变,观察血供情况,提高判断的敏感性,也可以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C对)。乳房X线摄影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用于乳腺癌的普查。乳腺癌的X线表现为密度增高的肿块影,边界不规则,或呈毛刺征。有时可见钙化点,颗粒细小、密集(A错)。乳头溢液未扪及肿块者,可作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B错)。MRI是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对微小病灶、多中心、多病灶的发现及评价病变范围有优势(E错)。
- 现身说法。跟老教授们门诊都是排查先看b超,40岁以上才会考虑开钼靶,且最多每年检查一次。可以说门诊工作内容70%都是在开B超。B超用来看包块,钼靶用来看钙化。两者结合起来判断乳腺癌。B超报4类及以上的结节时考虑穿刺确诊。
- 筛查是x线,首选是b超,确诊是穿刺活检。
活检——金标准
核素扫描——转移情况


选刮片
乳腺癌筛查:钼靶,所以钼靶其实是X线
乳腺癌确诊:穿刺活检(针吸,切除,不是切取)
乳头有溢液:首选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有肿块时切除活检
- 患者为56岁女性,右乳头间断血性溢液1年,触及无痛性肿块6个月,查体可见右乳轻度内陷,按压乳晕周围可见右乳头单孔少量血性溢液,右乳乳晕深面可及5.5cm×4cm包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性差,腋窝可触及成团融合并固定的淋巴结,综合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为乳腺癌的可能性较大。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病理组织活检,由于该患者考虑乳腺癌可能性较大,因此最佳选择乳腺肿物切除活检(D对E错),乳管镜检查(A错)和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B错)应用于乳头溢液但未扪及肿块者,乳腺及腋窝超声(C错)适用于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评价、囊性病变的检查和观察血供情况以对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中年女性,乳头溢液,扪诊未及肿块,诊断考虑乳管内乳头状瘤。对于乳头溢液未扪及肿块患者,可作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D对),以排除有无乳腺癌。热图像检查(A错)系根据癌细胞代谢快,产热较周围组织高,液晶膜可将乳房表面温差变为肉眼可见的图像,从而显示热区肿瘤,可初步区分肿块的良恶性,而本例无肿块。钼靶X线摄片(B错)主要用于乳腺癌筛查。B型超声检查(C错)主要用于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近红外线扫描(E错)为显示乳腺肿块的检查。
- 考点:乳头溢液➕扪诊未及肿块🟰诊断考虑乳管内乳头状瘤。首选检查:溢液细胞学检查。
乳头糜烂:刮片

乳腺癌检查
发生骨转移首选:骨扫描
有肿块确诊:首选乳腺肿物切除活检,次选乳腺空芯针穿刺活检
无肿块有溢液确诊:首选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无肿块有糜烂确诊:首选乳头刮片细胞学检查
乳腺癌筛查:钼靶(乳腺X线)
乳腺癌首选:乳腺超声(鉴别肿块囊性or实质性)

患者双手叉腰,肿块不能推动,表明肿块已经侵犯胸壁 T4,触诊无淋巴结肿大 N0,临床分期III期,通常不建议手术,所以不选肿块切除活检。

双手叉腰根治术。患者双手叉腰时肿块活动度明显受限,说明肿瘤与胸肌筋膜或胸肌有黏连,故应行乳腺癌根治术。
胸骨旁淋巴扩大
三期术前要化疗

鉴别诊断


乳腺癌🎈中老年女性+无痛、多单发、活动度差肿块
纤维腺瘤🎈年轻女性+单个无痛可移动质硬肿块
- 青年女性患者(乳房纤维腺瘤的好发年龄),左乳外上象限单发肿块(乳房纤维腺瘤的好发部位),质如硬橡皮球,肿块表面光滑,活动(乳房纤维腺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其诊断最可能是乳房纤维腺瘤(B对)。脂肪瘤(P158)好发于四肢及躯干,乳腺皮下脂肪瘤(A错)罕见,且脂肪瘤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境界清楚,呈分叶状,质软。皮脂腺囊肿(P159)(C错)多见于皮脂腺分布密集的部位如头部及背部,表面可见皮脂腺开口的小黑点,发生于乳房者少见。叶状囊肉瘤(D错)又称巨大纤维腺瘤,临床上少见,肿瘤边界多较清楚,无包膜,1/3肿瘤有囊腔,内有清澈或血性液体。神经纤维瘤(P158)(E错)为多发性,且常对称,大多无症状,但也可伴有明显疼痛、皮肤常伴咖啡样色素斑。
- 我感觉是,乳腺纤维腺瘤是年轻的,多见20~25岁,而且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唯一一个“边界清楚的”
- 青年女性患者,右乳房肿块三月余,右乳外上象限触及3cm结节,无压痛,淋巴结无肿大(乳房纤维腺瘤表现)。超声检查,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内部见钙化灶(符合乳房纤维腺瘤征象),故该患者的诊断考虑为乳房纤维腺瘤(E对)。乳房肉瘤临床上常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表现为乳房肿块,体积可较大,但有明显边界,活动度较好,皮肤表面可见扩张静脉(A错)。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为多,临床特点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因乳头溢液污染内衣而引起注意,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B错)。乳腺囊性增生有乳房胀痛,一般于月经前明显,月经后减轻,严重者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C错)。乳腺癌早期表现是病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常是病人无意中发现。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很清楚,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D错)。
-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因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而导致的。
- 乳房纤维腺瘤产生的原因是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
急性乳腺炎🎈哺乳期妇女+乳房红肿热痛
乳腺囊性增生🎈年轻女性+乳房疼痛肿块+月经周期相关
乳管内乳头状瘤🎈乳头鲜红色血液溢出

纤维腺瘤:无溢液
导管内乳头状瘤:有溢液(肿块不易触及)
纤维囊性增生:有溢液(肿块可触及)

看到乳房相关的疾病,有乳头溢液。而且活动还良好。就是纤维囊性增生。
而乳房的纤维腺瘤是没有乳头溢液的。

乳房胀痛——囊性增生(经前明显,经后减轻)
无胀痛——乳头状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血性溢液,不疼
乳腺结核--------无痛结节,与周围黏连,低热盗汗乏力
乳腺囊性增生症——所有颜色的溢液;乳腺癌——黄色、黄绿色;
正常月经、早期妊娠——浆液性无色液体; 乳管内乳头状瘤——鲜红色;(宏观)
记忆:宏观,江(浆液)津(月经)是个欢(黄)爱(癌)的地方!

乳腺囊性增生——乳房胀痛,随月经周期变化;少有溢液,颜色各异
导管内乳头状瘤——血性溢液,无胀痛;鲜红色溢液
乳腺纤维腺瘤——单发肿块,无溢液
炎性乳癌——病变部位皮肤发红、水肿、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无乳头溢液
乳腺结核——无痛呻吟结节,与周围黏连,低热盗汗乏力
乳腺硬癌——肿块,边界不清,一般无溢液
乳腺癌——黄色、黄绿色溢液;
正常月经、早期妊娠——浆液性无色溢液

并发症

治疗

有波动感,说明不是深部脓肿。浅表脓肿应作放射状切开
青年女性,哺乳期。左侧乳房胀痛伴发热3天,体温最高39.4℃(高热)。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见4cm×6cm范围红肿,有明显压痛和波动感(脓肿形成)。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可以诊断为急性乳腺炎。急需乳房切开引流,为避免损伤乳管而形成乳瘘,应作放射状切开(B对),切开后以手指轻轻分离脓肿的分隔,以利引流。沿乳头上做弧形切开(A错)、沿乳头下弧形切开(D错)会损伤乳管。乳晕下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C错),该患者为左上象限的脓肿,乳晕下无脓肿。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E错),经乳房后间隙引流。

我懂了,这里的乳晕下,不是相对站立位的下,是人躺着的下。把乳房想象成一座山,乳晕下就是半山腰

乳房外上象限脓肿-沿乳晕下放射状切开(弧形损伤乳管)切开乳管容易乳瘘。因为乳房解剖学上乳管聚集到乳头那边后就直直的上来了,乳晕周围那一圈几乎没有乳管分布,不像乳房其他地方是放射状分布的。
乳晕下脓肿—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
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


45岁女性(乳癌好发年龄),左乳房无痛性包块5个月。体查:左乳外上象限可及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无压痛(不光滑的无痛性包块,多为恶性病变),左腋窝触及3枚肿大淋巴结(提示肿瘤转移至多个淋巴结)。钼靶摄片:左乳房2cm×2cm高密度影,周边有毛刺,中央有细沙样钙化点(乳腺癌的典型X线表现)。综合该患者的病史、体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考虑乳腺癌。乳腺癌手术切口为Ⅰ类切口,预防术后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遵守无菌操作(E对),须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术前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B错)可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减少术后感染;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C错)可预防术后感染;安置有效的术后引流(D错),避免皮下积液,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但以上三者均非预防术后感染最重要的措施。缝合前彻底冲洗(A错)可减少因手术操作而导致的肿瘤扩散,与预防术后感染无关。

2018贺选的安置引流,解析为切口1类切口,违反无菌原则造成感染的几率很小


乳腺癌根治术 切除乳房 胸大肌 胸小肌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切除乳房 胸大 小肌 还有周围的动静脉 淋巴组织 胸骨旁淋巴结
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大肌 或保留胸大 小肌

18年老贺书上写的,T2N0属于二期但患者叉腰时肿物活动受限,故而不选改良,也没有扩大的指征,所以选根治术

40岁女性患者。左乳房外上象限4cm×3cm肿块(T₂:>2cm,≤5cm),距乳头距离5cm,可推动,但是病人双手叉腰时肿块活动度明显受限(提示与胸肌有黏连),左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N₀: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查体,该患者乳腺癌属于临床Ⅱ期(T₂N₀M₀)。患者双手叉腰时肿块活动度明显受限,说明肿瘤与胸肌筋膜或胸肌有黏连,故应行乳腺癌根治术(A对),而不宜选用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的乳癌改良根治术(CD错)。乳腺癌扩大根治术(B错)主要适用于胸骨旁淋巴结转移者。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E错)适用于强烈要求保留乳房的I、Ⅱ期患者,肿瘤小于3~4cm,位于乳腺周围,而且淋巴结无明确肿大的患者。

乳腺癌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化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AF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和CMF方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两种。CMF方案共6(B对)个疗程,每4周一个疗程。CAF方案共8个疗程,每4周一个疗程。

CMF方案:6疗程,每4周一个疗程
CAF方案:8疗程,每4周一个疗程

华为M6,奥迪A8
来教教大家一个记忆的好方法,喜欢车的朋友进来看一下。
CMF 名爵M6
CAF 奥迪A8
懂得赞我(゚∀゚)

多柔比星就是阿霉素
M6队开着奥迪A8


患者为56岁女性,右乳头间断血性溢液1年,触及无痛性肿块6个月,查体可见右乳轻度内陷,按压乳晕周围可见右乳头单孔少量血性溢液,右乳乳晕深面可及5.5cm×4cm包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性差,腋窝可触及成团融合并固定的淋巴结,综合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为乳腺癌Ⅳ期(T4N₂M₀,癌瘤长径>5cm,侵犯胸壁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彼此融合)的可能性较大。术前化疗(A对)多用于局部晚期的病例, 全乳房切除术(B错)适宜于原位癌、微小癌及年迈体弱不宜作根治术者,九版教材尚未阐述术前放疗(C错)用于乳腺癌治疗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D错)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E错)均适用于临床I期、Ⅱ期的乳腺癌病人但前者为目前常用的手术术式。

2023年乳腺癌CSCO指南第28页指出
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适应症
1.肿块>5cm
2.腋窝淋巴结转移。
3. HER-2 阳性或三阴性,且肿瘤>2cm
4.有保乳意愿,但肿瘤大小与乳房体积比例大难以保乳者。

但我觉得执业医不会考很细,只要知道肿块>5cm或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以做术前化疗,就可以了。

乳腺癌:
T1≤2cm——改良根治术
2cm<T2≤5cm——改良根治术
T3>5cm——术前化疗
T4不论大小,周围皮肤有破坏、炎性乳癌——姑息化疗

一期二期改良 三期术前化疗
四期姑息化疗
有个简单的记忆方法,见m1就是四期,见n2就是三期。t1no是一期。其余可以按txny算,x+y小于等于三是二期,大于三是三期
这个记忆方法是之前刚学乳腺癌老师教的,我到现在还记得!
T+N
0期 0
1期 1
2期 2-3
3期 4-和M0
4期 M1

0期:TisNoMo
I期:T1N0M0
II期:T0~1N1M0 T2N0~1M0 T3N0M0
III期:T0~2N2M0 T3N1~2M0 T4任何NM0 任何TN3M0
IV期:包括M1的任何TN


急性乳腺炎多为金葡菌感染,首先青霉素类

哺乳期间,不能使用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甲硝唑等

喹诺酮-下三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

育龄期女性,产后四周,一直母乳喂养,乳房出现红肿,表面皮温升高,考虑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是立即使用抗生素(C对)。早期呈蜂窝织炎表现而未形成脓肿之前,应用抗生素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热敷、按压乳房会加重炎症扩散(D错)。切开引流(A错)为脓肿形成后的处理,该患者乳房无波动感,故不需要做切开引流。急性乳腺炎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的结果,应用青霉素治疗,或用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钠或头孢拉定治疗(E错)。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
这道题选抗生素原因应该是这个孕妇一直在哺乳,乳汁淤积可能性不大,沃日太tm灵活了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乳房胀痛无红肿-排空乳汁(此时仅乳汁淤积,尚未感染)
乳房出现红肿,无波动-立即用抗生素(已感染)
乳房出现红肿,有波动-切开引流(脓肿形成)

热敷、按压乳房会加重炎症扩散